Wednesday, October 31, 2007

北京科技报好样的

    尤明庆
  方先生:
  您好。我是新语丝的热心读者,时常向他人介绍新语丝上的文章,虽然从未发过帖子。不过近几天看了新语丝上的三篇文章,“慑于西安丁氏法院淫威,北京科技报社向丁西翻公开赔礼道歉”,“莫名其妙的道歉”和“北京科技报的道歉说明了什么?”,如鲠在喉。
  立鑫先生文章的结论“北京科技报向西翻丁道歉表现了一种中国媒体的软骨病,不仅可怜,而且可悲,开下这个正义向邪恶低头的先例,就变得可憎了”,笔者无论如何不能赞同。
  北京科技报社清楚地陈述了事件的原委,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西安翻译学院和丁祖怡先生的所作所为,让更多人知道了法院判决所给予的事实和逻辑。读者完全可以从“本报申明”以及道歉函中“法院终审认为:……”和“基于上述事实的分析认定:……”这两句话知道,北京科技报“特向西安翻译学院,以及丁祖诒先生表示道歉”,是出于对法律程序的尊重。
  尽管对于已经发生效率的终审判决不服,报社在向高级法院提出申诉之后,仍执行判决书的指定道歉,这是法制社会所需要的态度。如果每个公民或法人都以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执行法院的终审判决,那会出现什么局面呢?
  北京科技报社执行“指定道歉”, 使笔者知道在中国推进科学民主是多么的困难。但是,大家的努力,北京科技报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Sunday, October 21, 2007

向zm致歉,为孟轲设擂

  
  寻正
  我也一向认为讨论问题是要就事论事的,有时受到撩拨时用语就会显得尖酸刻薄,也许是近来受撩拨的多了,对你的回复就写成那样了,后来意识到了这篇回复的不妥,另写了一篇,但时间上晚了点,这一篇已经在新语丝上登出来了。在这里向你郑重道歉,讨论问题就当讨论问题,另外加料是极不妥当的,请你原谅。
  关于语言的问题,我也同意zhjin的说法,那就是我兴之所至,可能越界了,汉语本身有它无穷的魅力,要作到精确与不忽悠,只要适当的训练就可以了,忽悠不分国界,也不受语言限制,美国英国法国也有林忽悠,孟忽悠,只是这些忽悠不象在中国那样大行其道,所以我认为汉语易于忽悠,这是一个极难肯定与否定的推断,我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来追求这里的真理,因为证实与证伪都不具有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你不相信我的这一个推断,不妨把它当着一个警示好了。
  关于思想交锋的说法,我只是想说明大家直接了当一点的好,对一个观点你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不要先行礼,说什么“我对这个问题不太懂,但是”之类,不懂就丧失了发言权,所以我说你显得过于谦虚,你称呼我为老师,加上用敬语,与我这一判断是一致的,我更愿意与人平等地讨论看法,所以加了些不太适当的料。与你的这种讨论问题的态度相反的就是,有些人开篇就说,“我恰好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深究”,或者,“对这个问题我碰巧懂得多一些”,你是否有深究,或者是否懂得多一些,那是要由读者判断的,如果你有某种认证,比如是医师,护师,有某种学位,点明这一点,说明你有一定程度的可信度,那才算是妥当的,自已先封大师当裁判,寻正往往会用语不那么客气。
  我的后记与关于太蔟的布局,都说明一个问题,读一篇文章,一是要读大义,其次才是细节,我也曾挑过太蔟的错,但只是细节的问题,暇不掩玉。很多人在细节中挑一两个错,马上发现新大陆,推翻作者的主要论点,或者自已不同意作者的主要论点,又偷懒不针对主要论点发功,专挑细节下手,仿佛作者错一处,则全错,那不是科学的态度。比如说马寅初的人口论,在数据上很容易发生争论,你不能说他估计的不精确就推翻他的主要论点,我以前说毛在中国攫取了一大笔赃款,有人跟我在数字的估计上较真,就会忽略我讨论的论点,因为那些准确度对我的论点毫无影响。过分的是以前彭德怀上万言书,毛转过身来讨论彭是否忠诚,那就是标准的忽悠了。
  好了,最后谈一谈你可能会对我们的讨论增加贡献的地方,因为你提到“寓言有寓言的规则,寓言的道理不是从故事里推导出来的”,你的说法可能有道理,但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如果你的说法有理,那我就得要避开举孟轲的寓言故事,而用其它地方一抓一大把的忽悠言论来论证他的忽悠,对此我是一点都不患难的。如果要我去选取,就会存在一种选择性偏向(即我会选取对我的论点有利的证据),不妨由愿意维护孟轲的人来选罢,选你们认为最有道理的地方,看寻正能不能点出孟子的忽悠来。不妨把寻正的这一个挑战当着一个擂台罢。我说寻正对孟轲的批评、太蔟对哲学的批判是深思熟悉的结果,是认真的,潜意思里为孟轲与哲学立了牌位的人总以我们的文章是调侃孟夫子与哲学。不少人把我用于修饰的名词(忽悠)当作动词(忽悠)。现在寻正在擂台上亮亮相,大家多半会同意我们的确是认真的了。
  后记:我是搞社会科学的,科学并不仅仅限于自然科学。方舟子虽然是搞生物学的,但他被授的是哲学博士,一两百年前哲学博士意味着博学之士,现在哲学博士则意味着科学专业之士,相信数百年后大部分的博士仍叫哲学博士。哲学不是没有用处的,我偶尔也读读哲学著作,相当于思维体操。你举的概念与范围,说明什么是哲学你可能都不太明白,一叶障目啊,先把马克思这个超级盾牌从眼前移开了,你才可能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哲学,以及为什么会有这场争论。社会科学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忽悠的陷井,所以寻正要为太蔟加一把力,为的是以后有机会的话请他帮忙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帮着清理清理忽悠垃圾。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民众:垄断行业变花样绑架民生

文章提交者:danceww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肉涨了,鸡涨了,蛋涨了,青菜也涨了;米涨了,面涨了,房子也涨了……涨价就好比一种流行性感冒,已传染到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领域。物价上涨已经成为民众今年以来最为关心的问题,有人认为,其中垄断行业翻新花样搞价格联盟“绑架”民生是其中的一大原因。  《半月谈》指出,物价上涨给民生带来的多重压力不言而喻。站在民众的角度,他们如何理解涨价背后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和问题?  警惕垄断行业和“价格联盟”  在今年的涨价风潮中,有一个特殊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垄断行业和行业联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先是部分方便面企业联手涨价;紧跟着又有五大航空公司结成价格联盟,京沪航线票价全面上涨。此举引起民众的不满。  为何会形成一些行业联手涨价的局面?  有民众认为,但凡垄断性行业涨价,几乎都是集体涨价,大多涉嫌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可是因有某些行政力量撑腰,这种垄断性集体涨价便被涂上冠冕堂皇的色彩。  湖北民众叶祝颐认为,垄断行业与行业联盟集体涨价,实际上向公众昭示了某些行业的垄断霸权。以垄断行业为例,只要它们的垄断地位不改变、市场竞争不充分,即使叫停了价格联盟,也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它们仍然可以翻新花样“绑架”民生。   上海民众晏庆盛质问:为何有关部门不愿触及垄断行业成本这个棘手问题?水、电、煤、气价格为何一涨再涨?其生产成本到底是多少?高校收费、医疗收费为何居高不下?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成本到底几何?电话月租费、手机漫游费为何迟迟不能取消?   江苏民众武洁的看法是:个别垄断企业如果也想借此时机,混淆概念,浑水摸鱼,为民生“火上浇油”,显然是不允许的,有关部门应该严厉查处。  如何遏止房价持续上涨  一些大中城市房价近年来的急剧飙升已经突破民众承受的底线,虽然政府部门的调控措施连连出台,社会各界对于房价飞涨的批评也不绝于耳,但似乎难以阻挡楼市的疯涨态势。这其中缘由何在?民众何时才能走出“望房兴叹”的无奈?  江苏民众池墨认为,房价之所以对老民众造成重压,一方面是居住需求增大,一些人无屋可居;另一方面,房屋的居住功能被严重异化。这样,就造成了一少部分人拥有多套房子,而另一部分人却无房可居的尴尬现状。  江西民众林金芳来信说,房价的正常上涨是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表征。但是,一旦行政力量在背后推波助澜,房价脱离市场运行的轨道,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风险。在目前这种行政体制下,一些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不再是一个中立者,也不再是一个代表公共利益的角色,而是有着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卖地所得的巨额收入和对GDP的迷恋令许多地方政府失去了理性。  那么,该如何抑制目前房价的疯狂,以实现普通人的安居梦?池墨指出,近年来,针对房价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固然有很多,但缺乏科学、可行的制度保障才是最大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像香港那样,为1/3的人口提供廉租房,为1/6的人口提供经济适用房,让剩下的富裕人口去购买商品房,那么,何愁住房问题不迎刃而解?何愁房价再困扰民众生活?  部分价格听证:岂能“一听就涨”  价格听证本是有关地方和部门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尊重民意、确保公正的一项制度,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价格听证却走了样。  四川民众刘增芳来信说,在一些听证会上,不该直接投票的“精英”代表却主导着听证的方向。而真正的消费者,却成为名副其实的“配角”和“陪衬”。其实,真正的听证会,应当让消费者唱主角,投票者应是真正的民意代表,而不是所谓的“社会精英”反客为主。  河南民众周士君指出,人们对当下某些近乎一边倒的听证倍感失望,因为类似上演双簧般的听证还不如不办。由利益相关方主导的一边倒式的听证,除具有涨价“宣言书”功效之外,便是对涨价行为的重复性辩解。要确保听证会的公平与公正,首先应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听证代表遴选制度。理由很简单,因为有什么样的听证代表遴选制度,便注定会有什么样的听证结果。  价格听证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事情。价格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既然有听证的程序,就要有相应的机制,要取信于民,而不是糊弄、忽悠民众。如果以听证作为涨价的遮羞布,所起的作用将适得其反。

Tuesday, October 02, 2007

中国留学生印象:莫名其妙的崇拜权威,多缺乏挑战精神

中国留学生印象:莫名其妙的崇拜权威,多缺乏挑战精神
送交者: 秋梦 于 北京时间 10/02/2007 发表于 8ok留学美国 (277 reads)


来源:美国之音
萧敬/ 2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校园里都可以看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美国之音的一位听众说,由于在北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最多,人们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也比较多,那么,在其他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情况怎么样呢?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出国深造的中国学生人数一直有增无减,到目前为止,欧洲、大洋洲各大学里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仍然呈现上升趋势。法国国立高等技术学院院长迪克斯隆教授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现在中国留学生人数占这所大学留学生总数的20%,而且与法国其他高等院校相比,这个比例并不算高。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弗罗德施特洛姆说,这所大学里共有300名中国硕士、100名中国博士和10位中国教授。他开玩笑地说,这所大学快成中国大学了。

谈到对中国留学生的印象,欧洲和大洋洲的大学校长和教授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就是“勤奋”,同时一些教授也指出,中国留学生比较缺乏挑战精神。

瑞典皇家工学院的特乌特教授说,中国留学生的勤奋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美中不足的是,中国留学生更愿意单独学习,而不太适应小组讨论等形式的集体学习。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迈卡钦教授也指出,中国留学生不但勤奋,而且聪明、礼貌,但他们似乎对教授、对权威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崇拜感,而这对培养创新思维是不利的。迈卡钦教授说,中国留学生崇拜权威可能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有关,为了消除他们这种意识,教授们努力让他们认识到,权威所讲的话并一定都是对的,鼓励他们用理性的态度挑战权威。

有专家说,要打消中国留学生对权威的崇拜,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首先要从培养独立的人格做起;挑战精神源于人格力量的支撑,这种“人格”并非通常偏重道德品质的人格,而是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敢于怀疑、勇于挑战。专家认为,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要在教学过程、学生获得知识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加以完善。
新疆特产 同步带 三坐标 wordpress主机 普陀山旅游 新疆旅游 三清山旅游 张家界旅游 黄山旅游